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信息公开 > 文件通知
价格跌宕起伏 SMM解读铜业热点
发布时间:2013-05-27【我要打印

      SMM 5月27日讯:4月以来,国内外铜价经历了一轮“过山车”式暴涨暴跌,这对废铜供应、国内铜库存、融资铜等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对此,上海有色网接受了CCTV财经频道专访。
      废铜短缺影响几何
      4月铜价暴跌,废铜和电解铜价格倒挂,国内废铜外供应商惜售,原材料废铜的短缺,造成了包括江铜在内的国内多家大型铜冶炼企业被迫关停部分生产线。
      SMM认为,废铜加工电解铜的利润本身不高,再加上中国经济增长放缓,消费受到影响,部分铜企停止废铜生产线还是有必要的。
      进口废铜除60%用于冶炼外,还有40%被直接加工成铜产品。废铜供应量减少,下游可用量也会随之减少,会促使下游企业转而采取用电解铜,对电解铜需求有一定推升作用。再加上铜冶炼厂减产,全国铜现货会在短时间内出现供应紧张的状态。
      废铜如果持续告急,还将造成整个市场的“铜荒”蔓延。
      铜价能否扭转跌势
      2013年春节以来,铜价始终处于下跌通道中,但5月以来迎来一波反弹,能否说明铜价已经扭转跌势?
      SMM认为,这样的反弹并不能认为下跌趋势已明显扭转,当前价格仍然有下跌的风险。有以下原因:一、从金融属性看,当前全球经济仍处于弱复苏状态,很难对铜价形成支撑;二、铜市格局由短缺转向过剩,且二季度中国传统的需求旺季将结束,届时铜供应过剩仍将继续;三、废铜在价格上涨的过程中会补充市场;四、美元近期走强,对于铜价有抑制作用。
      所以,上海有色网认为应该谨慎看待铜价这波反弹。
      铜库存下降的背后
      从总体来看,近期中国国内铜库存近期是下降的。SMM每月会定期对市场物流库存、保税区库存、加工商库存和冶炼厂库存进行调研。从调研数据来看,当前上海保税区的库存量正处于逐步下降的过程,已从此前最高位的75万吨左右,下降到了当前的60万吨左右;上海交易所的库存,近期也从高位的24万吨逐步下降到20万吨以内。而加工商和冶炼商的库存这两年一直都持续维持低位,这部分的变动不算很大。
      库存下降是否意味着国内铜下游需求回暖?根据SMM每日密切跟踪市场的成交情况来看,近期铜市场的需求的确有复苏迹象,特别是价格下跌至7000美元/吨,国内盘在50000元/吨一线附近,有比较强的买盘,仓库的出货量也明显增长。
      但保税区库存下降的原因则比较复杂,一方面近期的进口比值好转,一部分保税区的仓库存流入到国内市场,另一方面是国外的LME仓库有入库补贴,有部分货从保税区流出,还有今年进口铜长单的签订量本身就有减少,因而抵达中国的量就有30%左右的下降。
      融资铜风险有别于钢贸
      铜价暴跌的情况下,铜融资风险被大家广泛关注。SMM认为,虽然国家正在对铜的融资行为进行控制,但要认识到,铜融资和钢贸风险是有本质不同的,钢贸的风险在于重复质押,而这种情况在铜融资中并不存在。
      对于钢贸行业来说,价格下跌之后质押物贬值,银行催款,与之相关的多个资金链条都断裂,从而引发风险。从这点来看,由于保税区的铜库存存放在国外的仓储公司中,监管运营严格,并不存在这种风险。因此对于进口铜的交易环节,企业最好的防范措施便是规范操作。
      铜融资包括传统融资和套利融资。融资铜真正的风险存在于套利融资。SMM认为,对于铜融资的控制,显示了中国正在对信贷体系进行规范,但在这一过程中要看到,中国每年仍然需要净进口200多万吨的电解铜,以满足国内生产的正常需求,这部分的铜是真实的消费,在规范的过程中要避免伤害这部分的需求,即传统融资需求。
      铜融资对于铜绝对价格的确是有影响的,因此在铜融资需求的推动下,铜价维持了2012年的高位。而融资需求的减弱,的确会使得铜价面临回落的压力。
      铜产业链企业风险
      4月以来,铜价“过山车”式暴涨暴跌,对于铜贸易企业有何影响?SMM认为,2013年铜价的波动幅度较大,企业面临风险较大。
      对于广大铜上下游企业来说,使用最贴近市场的现货价格作为基准,才能够充分规避铜价波动造成的风险,而上海有色网当前发布的洋山铜价格和SMM现货铜价,都是在做这方面的努力。
      而贸易商相比较于绝对的价格,会更关注铜的升贴水的变化。从操作层面上来说,贸易商需要更关注贴近市场的由上海有色网每天发布的SMM现货价格,在升水高位的时候套保保住利润,优化保值配比来避免利润损失。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