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6日,工信部部长苗圩在当天召开的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表示,2012年将出台钢铁、汽车、水泥等重点行业兼并重组实施方案。其实早在7月份召开的全国企业兼并重组工作经验交流会上,工信部就提出“汽车、钢铁、水泥、机械制造、电解铝、稀土、电子信息和医药”八个兼并重组重点行业,仅仅5个月时间,排在第二位的“钢铁业”就被提到了第一位,意味着2012年业内的结构调整将有多迫切。
2012年,进入“十二五规划”的关键年,结构调整的步伐必然加速,在这一轮兼并重组或者破产的腥风血雨中,谁能成为最后的赢家?
一.宝钢剥离不锈钢业务,市场新力量崛起
12月12日,宝钢股份发布公告,为优化资产配置,巩固并强化公司在优质碳钢扁平材领域的领先地位,提升公司业绩,公司拟向控股股东宝钢集团出售不锈钢、特钢事业部的相关资产,预计涉及资产的账面价值近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的总资产的20%。市场分析人士认为,这一举动开启了2012年不锈钢行业兼并重组的序幕。
宝钢股份不锈钢业务含本部不锈钢事业部与宁波宝新公司,其中宁波宝新主要从事冷轧不锈钢加工业务。2011 年上半年,公司不锈钢与特钢毛利率分别为 0.85%和-0.19%。不锈钢业务剥离后,将明显改善宝钢股份的账面盈利能力。
而对于脱离后的不锈钢产业,市场也近乎一致看好。以宁波宝新为例,2010年公司净利润2.3亿元,净利润率在2.7%上下,如若并入母公司本部不锈钢业务,在提高高端不锈钢产量结构的情况下,预计利润率能得到有效提升。
二.政策援助加速行业步入寡头垄断时代
除了宝钢剥离不锈钢业务,年末的另一重头戏无疑是太钢不锈钢冷连轧项目获国家2亿元专项资金支持,表明了国家大力支持太钢产品结构调整、做大做强不锈钢产业的决心。高性能钢铁产业作为“十二五”政策重点支持项目,国家通过税收减免、补贴、重大项目支持等形式支持企业的研发、研究成果产业化和发展相关配套设施,资金由企业和政府共同承担,分析人士估计可达数千亿元。
太钢不锈钢市场占比一直维持在较高水平,今年1-9月,该集团生产不锈钢222.95万吨,同比增长6.74%。在年内不锈钢价格逼近成本,不少民营刚厂减产停产甚至倒闭的情况下,大钢厂却逆势扩张,尤其在下半年产能产量多创下了历史高点。分析人士预计,在充分市场化的背景下,不锈钢的规模效益将逐步显现,主流市场占有率会得到进一步提升,行业整体将进入更规范的寡头垄断竞争市场。
三.钢厂研发将受政策引导
结构调整的两大重点,永远是落后产能淘汰与高端产品研发。2012年作为钢铁行业结构调整的关键年,必然会受到政策的支持,而为了避免研发的同质化,相信政府在支持的时候也会选择定点定项,鼓励少数有实力且已经具备优势的钢铁企业差异化开发高端钢材品种。
高端钢材品种具有研发生产投入大、周期长、风险高等特点。以不锈钢新品2-10年的研发周期来看,当前已经处于结构调整时期,新投入研发项目显然不能在短期内给企业带来收益,相反可能会加剧企业资金困难问题。因此,对于一直未在研发上下功夫的不锈钢厂,注定会成为这一波结构调整的牺牲品。
四.民营钢厂生存环境不容乐观
9月,温州东特不锈钢有限公司老板姜国元跑路,其后,温州宝康不锈钢公司董事长吴保忠亦突然不知所踪;而受落后产能淘汰政策与限电提价政策影响,宁波近三分之一中频炉不锈钢厂商转型或倒闭。2011年,市场需求低迷,不少中小民营钢厂亏本经营,而紧缩货币政策导致的资金链断裂,更让部分钢厂直面倒闭危机。
在前面的叙述中,其实不难看出2012年不锈钢市场的主角仍将是大钢厂;在没有政策支持的情况下,中小民营钢厂的市场会被进一步蚕食,中低端不锈钢的竞争也会加剧。笔者认为,只有一部分一直致力于高端新品研发的民营钢厂,通过差异化市场经营,才能成为这一波结构调整的幸运儿。
五.展望
2012年,对钢厂而言是一个关键年,太钢、宝钢 、张浦甚至一个民营钢厂的任何举动都有可能影响未来五年国内不锈钢行业的布局。综合来看,在“规模化”发展的政策背景下,大钢厂市场占有率将进一步提升,通过垄断经营提高位于产业链中游的不锈钢行业的定价权,带动行业盈利能力回归正常化。对于中小民营钢厂而言,只有实现从低端产品向差异化中高端产品的转型,才能在这一波结构调整大潮中成为最后的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