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江西省婺源县召开了全国低碳国土实验区首次现场考察暨经验交流会。国务院参事、科技部原副部长、全国低碳国土实验区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刘燕华,中国科协学会服务中心主任李桐海,中国国土经济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柳忠勤以及来自1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低碳国土实验区代表,中小城市代表,实验区共建工程重点课题科研单位代表80余人出席会议。会议通过了《自愿低碳自主减排(婺源)宣言》。
全国低碳国土实验区是在中国科协领导下,由中国国土经济学会组织实施的一项持久性共建工程。全国低碳国土实验区共建工程的基本理念是在科学发展观指引下,立足国情、地情、市情、县情,携手共建,合作共试,自愿低碳,自主减排,走中国特色低碳经济发展道路。这也是本次会议交流的中心话题。15个实验区15朵花,各有模式,特色纷呈,实验区工作成效明显。在现场考察的基础上,江西省婺源县、河南省商城县、广东省肇庆千里画廊、山西省长治县、广东深圳招商局蛇口工业区、浙江省金华双龙风景区、内蒙古鄂尔多斯恩格贝生态示范区等实验区代表在座谈会上介绍了积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自觉自律、敢想敢试,争当倡导低碳生活、创新低碳技术、发展低碳产业先锋的工作心得、实践经验和特色模式。
全国低碳国土实验区是一个共建平台、创新平台、开放平台,不仅15个实验区在努力探索和积极实验,不少地方、企业、团体和科技人员、公益人士,也自觉自愿投身到实验区的活动、实验、课题中来。云南省丽江市的城市公园丽月湖,递交了《中国低碳生活家创建课题与活动方案》,河南省信阳市政府递交了《绿色低碳‘信阳红’茶产业茶文化发展课题建议方案》。来自深圳的3位专业人士向全体代表展示“深圳低碳三宝”:一瓶汽车减排“油黄金”、一张低碳生活小手帕、一个挎包里就能携带的数质化“网络商学院”,这是全国低碳国土实验区研究中心与之合作开展的三项共建工程重点课题,即新物理技术解决城市汽车尾气污染研发课题、“帕客联盟”低碳公益行动实验课题、总裁网低碳数质化商业文化与教育模式实验课题的阶段创新发明成果,一些实验区代表对此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当场表示愿意引进,积极参与实验推广。
国务院参事、科技部原副部长、全国低碳国土实验区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刘燕华从理论与现实、实验与创新的高度分析了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趋势,对各实验区的特色模式和深圳三项合作课题给予高度评价,鼓励实验区和有关重点课题多多探索、研发低碳经济“精英模式”,为中国低碳经济发展提供更多更好的实验成果、科研成果。
会议通过了《自愿低碳、自主减排(婺源)宣言》。《宣言》宣布将在今后的实验区探索实践中,强调特色,突出重点,切实做好10项工作:自主做好实验区规划和工作计划;自主构建实验区低碳化产业体系;自律加强实验区节能减排考核;自觉促进实验区能源结构优化调整;自主创新研发和推广实验区低碳新课题、新技术;自愿创建实验区低碳新生活、新文明;自觉做好政府机关节能降耗率先示范工作;自觉加强实验区碳汇造林、森林抚育工作;自觉发展实验区低碳绿色人居与节能建筑;自觉构建实验区绿色低碳交通系统。(乔惠民 王京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