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信息公开 > 文件通知
“十二五”投向内河水运建设资金将达2000亿元
发布时间:2011-04-07【我要打印

  近日,交通运输部新闻发言人在例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预计在“十二五”期间,投向全国内河水运建设的资金将达到2000亿元,是“十一五”时期的2倍,其中中央投资占450亿元,是“十一五”时期的2.7倍。
  交通运输部将紧紧抓住“十二五”重要机遇战略期,加快推进内河水运发展建设。交通运输部3月出台了《9游网页版贯彻落实<国务院9游网页版长江等内河水运发展的意见>的实施意见》,提出到2015年,力争全国内河高等级航道达标里程比“十一五”末增加3000公里,港口吞吐能力增加13亿吨,船舶平均吨位从“十一五”末的450吨提高到800吨左右,同时单位运输成本较2010年降低10%。在抓住内河水运发展机遇的同时,交通运输部将在规划制定、项目审批以及行政监管等方面采取措施,避免在内河航运发展当中出现港口重复建设的问题。
  今年1月份,国务院正式出台了《9游网页版加快长江等内河水运发展的意见》,提出到2020年,全国内河水运的货运量要达到30亿吨以上,建设1.9万公里国家高等级航道,同时主要港口和部分地区重要港口建成规模化、专业化、现代化港区。
  新闻发言人透露,备受关注的《航道法》已经列入国务院今年立法计划的二类计划,正在加大推进力度。
  中国政府网近日公布9游网页版贯彻《国务院9游网页版加快长江等内河水运发展的意见》的实施意见。意见将国务院提出的内河水运发展6项主要任务细化为8项重点工作,进一步明确了“十二五”内河水运建设和发展目标,其中首次明确以中游荆江河段(宜昌至城陵矶段)航道治理、下游12.5米深水航道上延至南京工程为重点,全面带动长江干线航道发展迈上新台阶。

  海上集装箱船可直接进南京港
  业内人士指出,这是对此前《国务院9游网页版加快长江等内河水运发展的意见》的细化,标志着加速内河水运建设的措施正落实,后续会有相关细则陆续明确。
  根据部署的重点工作,要加快长江干线航道系统治理,重点实施中游荆江河段(宜昌至城陵矶段)航道治理、下游12.5米深水航道上延至南京两大工程,力争“十二五”末基本实现《长江干线航道总体规划纲要》的发展目标。在长江下游将重点实施南京以下12.5米深水航道建设工程,而按照“十二五”长江航运现代化建设的目标,到2015年长江航运能力将显著提高,5万吨级海船通达南京,5000吨级海船通达武汉,3000吨级船舶通达城陵矶,1万吨级船队通达重庆,1000吨级船舶通达水富。
  据长江航务管理局人士介绍,目前12.5米深水航道已延至太仓段,上延至南京可以更大程度上增强航道运载能力,使海上集装箱及干散货船只得以直接进入南京港,而南京港港口适应海轮的靠泊能力也需相应增强。上市公司南京港涉及集装箱、原油化工、煤炭等相关货物的储存及中转。
  据长江南京航道局航道处相关负责人介绍,从太仓到南京的航道距离约280公里-290公里,目前南京港航道水深约为10.5米,届时吃水深每增加1米,对于所能承载的货运量增加将会有十分明显的影响。
  另据长江航务管理局人士透露,12.5米深水航道从太仓上延至南京工程投资巨大,除国家投资外,地方政府也可能负担一部分资金,目前地方积极性都比较高。

  推动沿江经济发展
  最新数据显示,自今年1月8日长江口12.5米深水航道上延至太仓试通航后,太仓港新辟了美国洛杉矶等8条国际国内航线,一月份太仓港集装箱吞吐量达17.52万标箱,同比增长44.37%;货物吞吐量753.98万吨,同比增长31.98%,截至2月28日,太仓港2011年1月-2月到港超大型船舶103艘次,同比增长28.75%。深水航道为沿江经济的发展所带来的巨大推动作用不断彰显。
  意见还明确加快了其他高等级航道建设、加快内河主要港口和部分重要港区建设、加快推进内河运输船舶船型标准化、优化内河水运结构等重点工作及目标。
  中信证券分析师张宏波指出,随着国家引导政策的进一步明晰,相信地方政府会加大对与内河特别是长江流域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这将加速长江航道货物吞吐量及运输能力的提升。
  3月1日,交通运输部出台《9游网页版贯彻(国务院9游网页版加快长江等内河水运发展的意见);的实施意见》(简称《实施意见》)。《实施意见》要求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港航管理部门和海事管理机构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国家战略部署上来,按照国务院确定的指导思想、主要原则、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加大投入,强化管理,凝聚合力,乘势而上,共同促进内河水运又好又快发展。
  《实施意见》将国务院提出的内河水运发展6项主要任务细化为8项重点工作,并根据国务院提出的2020年内河水运发展目标进一步明确了“十二五”内河水运建设和发展目标,增强了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一是加快长江干线航道系统治理。重点实施中游荆江河段(宜昌至城陵矶段)航道治理、下游12.5米深水航道上延至南京2大工程,力争“十二五”末基本实现《长江干线航道总体规划纲要》的发展目标。
  二是加快其他高等级航道建设。力争“十二五”末,西江航运干线、京杭运河和珠江三角洲高等级航道网全面或基本达到规划标准,长江三角洲高等级航道网60%达到规划标准。
  三是加快内河主要港口和部分重要港区建设。加快老旧码头的加固改造和港区功能调整。实现高等级公路或高速公路与内河主要集装箱港区的联接。推进主要港口向货物中转基地、大宗货物交易中心发展,逐步建成综合货运枢纽。
  四是加快推进内河运输船舶船型标准化。力争“十二五”末基本实现内河客船、危险品船等重点船型的标准化、系列化,其他船舶的船型标准化率达到50%以上;内河船舶平均吨位达到800载重吨,其中长江干线达到1600载重吨。
  五是着力提升航道及设施的养护与管理水平。制定实施《全国航道管理与养护发展纲要(2011-2020年)》。开展内河航道定级或重新评定工作,加大资金投入,加强设施、设备建设和更新改造,健全技术标准和规章制度,强化内河航道行政执法。
  六是着力优化内河水运结构。大力发展现代航运服务业;继续推进内河航运的公司化经营;完善江海直达、干支直达、江海转运运输服务网络;大力发展多式联运,积极推进集装箱、大宗货物的水铁联运;鼓励港航企业延伸产业链。
  七是着力提高内河水运安全保障和应急处置能力。加强内河水运安全监管、应急处置及治安防控能力建设,建成长江干线全方位覆盖、全天候监控、具有快速反应能力的水上安全监管和应急搜救体系。制定内河防污染、水上搜救和航道保畅应急预案,不断完善应急预案体系。
  八是着力构建绿色内河水运体系。将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理念贯穿于内河水运的规划、设计、施工、养护和运营全过程。在长江干线、西江航运干线等重点地区建设船舶溢油和危险品应急基地,力争长江干线、西江航运干线达到一般水域100吨、重点水域200吨的清污能力。
  《实施意见》强化了促进内河水运发展的保障措施。一要科学编制内河水运“十二五”发展规划,加强与相关规划的有机衔接。二要加强项目前期工作,成立长江干线等前期工作专家顾问组,加大项目储备。三要加大并落实对内河水运发展的中央资金投入,地方要出台政策建立稳定的资金来源。四要健全政策法规体系,以《航道法》、《国内水路运输条例》为重点,着力推进水运法律法规的立法进程。五要强化水运市场监管,研究提高内河水路运输市场准入标准,建立并完善动态监控机制,加快市场诚信体系建设。六要提升科技和信息化水平,组织开展长江黄金水道通过能力提升等重大专项技术攻关,加快建设长江、珠江和京杭运河综合信息服务系统。七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制定内河水运人才发展规划,加大港航与海事、救助等部门间的人员交流力度。
  《实施意见》强调,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要研究制定落实的实施方案,细化任务措施,责任落实到部门和人员,加强督促检查。要加强与有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完善工作机制,积极争取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出台扶持内河水运发展的政策措施和资金支持。要制定内河水运宣传方案,突出重点,培育和树立典型。(舒  云)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