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信息公开 > 文件通知
山水城市构建和谐人居环境
发布时间:2011-01-21【我要打印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市与区域建设突飞猛进,一方面城市化呈现高速发展的态势,一派建设的新气象;另一方面,种种“城市病”也日益凸显。出席日前在京举行的以“中国山水城市与区域建设——地理科学与建筑科学交叉研究”为主题的第378次香山科学会议的专家指出,钱学森先生的“山水城市”思想是解决城市与区域建设中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关系的重要理论创新,开展地理科学与建筑科学交叉研究,将为构建和谐人居环境和生态文明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人居环境问题至关重要
  近年来,我国城镇化快速发展,按照目前的速度预计到2015年前城镇化率将突破50%。在城市化进程中,人居环境面临的各种问题日渐尖锐,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将越来越大。中国作为工业化的后起大国,经济发展在取得长足进步的同时,也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产生了尤为严重和复杂的矛盾冲突。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城镇化建设的进程将对21世纪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中国人居环境问题至关重要。
  会议执行主席、北京大学教授马蔼乃说,地理环境包括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两部分。人工环境是人类社会依托自然资源创造的环境,一旦创建成为工程实体,反过来又变为社会的环境,从而纳入地理系统,成为社会的外部环境。由于缺乏建设人工环境同时建设生态环境的理念,缺乏系统工程的思想,城市与区域的规划、城市与区域的设计、城市与区域的建设,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之间的和谐发展等问题和矛盾日益突出。
  会议执行主席、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研究员仇保兴指出,目前我国城市发展主要面临8个方面的挑战,包括人地矛盾非常尖锐;农民工规模大,流向分布失调;能源存量结构失衡,建筑能耗增长过快;机动车数量快速增长;城镇化推动力失衡,主要依靠工业化推动城市化,而服务业的发展相对滞后;自然和历史文化遗产遭到破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日益扩大;城市的区域化、区域的城镇化现象已经显现等。
  与会专家介绍,人居环境科学是以建筑、园林、城市规划为核心学科的一个学科群,强调把人类聚居作为一个整体,从社会、经济、工程技术等各个方面,全面、系统、综合地加以研究,集中体现整体、统筹的思想。人居环境科学提倡以人为本,为人民群众营造健康、生态、和谐的生活环境和社会氛围;提倡生态、经济、社会、科技、文化统筹考虑,相互促进,实现可持续发展。
  清华大学教授吴良镛强调,人居环境是一个民生问题,建立多层次的住房保障体系是让发展惠及群众的基石;人居环境是一个发展问题,无论“造城运动”还是“迁村并点”都事关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人居环境是一个政治问题,住有所居是社会和谐稳定的物质基础,土地利用则成为诸多矛盾的焦点;人居环境是一个世界问题,“可持续发展的住区”与“人人有适当的住房”是国际社会的共同目标;人居环境是一个科学问题,需要以复杂巨系统的观念,针对错综的社会、经济、环境与城乡建设问题,进行科学研究,统筹解决。

  用系统论思想指导山水城市建设
  1990年钱学森提出“社会主义中国应建山水城市”,之后又提出“山水城市是21世纪的城市”、“山水城市将是社会主义中国的世纪性创造”等观点。在长达11年的时间里,钱学森在其77篇文章、信函中对此作了反复的论述,内容涵盖建设园林城市、建设文化城市、建设艺术城市、建设高科技城市和建设全方位的人民大众的社会主义城市等。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研究员鲍世行认为,山水城市是钱学森在运用东西方文化的互补性,科学与艺术的交融性,系统科学的开放复杂巨系统的理论基础上提出来的,具有强烈的中国文化元素。山水城市的提出在地理科学与建筑科学的哲学理念、基础理论、技术科学、工程技术等方面都具有重大突破,是当今科学技术发展转型中的重大创新,应引起我国和世界地理科学与建筑科学界的普遍关注。华中建筑杂志社教授高介华认为,山水城市是中西文化与科学技术的有机融合,是中国传统文化“天人合一”思想在人居环境方面的传承与发展。
  20世纪70年代,钱学森提出了系统论思想,20世纪80年代初吴良镛提出人居环境的理念。两院院士周干峙认为,两者在不同层次体现了科学思想的规律,体现了科学的哲学规律,这些规律指导和引领着各学科的发展。
  周干峙说,系统科学是从众多的科学实践和科学理念中提升而来的。所谓“系统”是从事物的部分和整体、局部和全局,以及其层次关系和相互作用的角度来研究客观世界的,系统科学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具有广泛的适用性。一个城市是一个系统,一个经济协作区是一个系统,一个社会组织也是一个系统,也可以把一个国家作为一个巨系统。周干峙建议,用系统科学的方法论,把复杂问题的解决由定性到定量,由粗略到比较准确,有可能使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和城市管理更加科学合理;对提高效益,节约资金,优化生活,具有不可估量的巨大作用。
  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研究员龚建华认为,信息化对于城市规划与建设,数字城市建设与应用和城市居民的工作与生活的改变等具有重要的影响。基于网络、计算机图形学、虚拟现实技术等建设的网上世博会,已成为2010年上海实体世博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并被誉为“永不落幕的世博会”。
  与会专家建议,加强地理科学与建筑科学的交叉研究,应用系统学思想,强调系统集成,指导区域与城市规划;要以人为本,关注民生,发展人居环境科学,实现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要正确理解和引导城镇化发展,对于洛阳等有很好的山水城市实践的地方,要进一步总结经验,理清理论指导与实践的关系。要端正当前建设发展的一些指导思想,反对大拆、大迁、大规划和由此造成的巨大浪费和不平衡;城镇化是一个高度综合的社会现象,目标应适度,进度应适当。(潘锋)

分享到: